文化生活

“出洋相”有人体面有人被唾弃 肿瘤医院赫捷涉及假合同

中国生活经济网 2023-12-14 王源

  近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,科学家王志珍在参加撒贝宁主持的电视节目《开讲啦》时,主持人撒贝宁发现了地板上频繁出现的黑渣,经过观察后才惊讶发现,这些黑渣竟是王志珍院士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。这个细节打动了现场所有人,他们纷纷为王院士的奉献和专注鼓掌。王院士也不禁自嘲称自己"出了洋相",满头白发的王院士觉得自己有些不体面,但观众却觉得,科学家的这种默默耕耘刻苦专研的精神才是最大的体面,或者这就是院士该有的样子,投身科学造福人类,在实验室是巨人,在生活中却是平凡的普通人。

  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12月8日,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晓红在中国工程院2023年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的讲话,发言中指出“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,是荣誉的象征,更是责任的标志。希望院士们恪守至纯之心,始终坚守院士称号的学术性、坚决捍卫院士称号的纯洁性,无比珍视院士称号的荣誉性,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。”

  在现实生活中,还有很多像王院士这样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的国家院士。比如“布鞋院士”遥感泰斗李小文、“背心院士”高伯龙、“布衣院士”卢永根等等,他们用自己的科研工作撑起了国家脊梁,展示了何为学术道德的楷模,何为科学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正是他们这种专注与淡泊才让他们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  李晓红强调,院士最重要的是“主要精力放在学术和科研上”。“如果一位院士被金钱名利所诱惑,偏离学术的轨道,甚至走上犯罪道路,必定会伤害到我们整个群体,影响的是整个群体的声誉,破坏的是院士群体的形象。”

  她的预警已经应验到一名中科院院士赫捷身上,赫捷最近不是闹出了洋相,而是破坏了全体院士的形象和声誉。赫捷是国家癌症中心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,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,在医疗行业呼风唤雨,可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院士,却让同行汗颜,让中科院蒙羞。影响了整个群体的声誉。

  几个月前,赫捷被公开举报,利用手中职权将河北廊坊肿瘤国营医院变成了私企,涉及资金高达数十亿,被纪委重点调查。而近日肿瘤医院纪委调查录音曝光,卫健委和纪委相关负责人证实,中科院院士、肿瘤医院院长赫捷,利用阴阳合同欺上瞒下,把大型国有廊坊肿瘤医院变成私企,简单来讲就是想利用合同欺骗卫健委,说医院性质是国企,拿到卫健委批文后又想骗上级单位党组织,说国家部门允许这种公转私的操作,真可谓胆大心细瞒天过海,把党纪法规当儿戏!

  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,这种利欲熏心、自欺欺人的伎俩,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毫无廉耻可言,更无任何体面,学术研究成了商业钻营,究其根本,是为金钱名利所诱惑,丢失了最基本的科学精神。

  同样是院士,有人被人敬仰万分体面,有人被人唾弃遗臭万年,究其原因,就是“被金钱名利所诱惑,偏离学术的轨道”,科学家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享受高待遇无可厚非,但无视党纪国法利用职权和名望捞偏门,注定是一条不归路。

  任何时候,院士都代表着党和人民寄予的荣誉,但当这个头衔与物质利益挂钩时,我们就很难避免更多的“赫捷”出现。正如李晓红所说,绝不能让院士称号承载过多非学术的、功利的东西,绝不能让院士头衔与物质利益挂钩。要杜绝院士称号滥用,规范自身兼职,杜绝“双聘院士”,杜绝以“院士”冠名非学术活动场所;成为院士,要更加严格自律、加强对团队的管理,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,做学术道德的楷模,让科学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中国生活经济网 版权所有